门诊里拿着化验单的小伙伴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:“医生,我现在白斑还在往外跑,能用那个308机器吗?”我通常会把步子放慢,先给他们摸脉、看伍德灯,再坐下来掰开揉碎讲透:308nm准分子光确实是我们对付白斑的一把快刀,可在进展期用不用得像调温一样小心翼翼。
先说说什么叫进展期。白班边缘出现“花边”样扩散、伍德灯下隐约有淡色光晕、或者以前不显眼的地方忽然蹭蹭冒出新斑,这些都说明黑色素还在和免疫大军打仗。此时如果一下子把大剂量的紫外线怼过去,皮肤微环境会被激得更乱,反而刺激白斑“复制粘贴”。所以常规思路是先把“火势”按住: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稳住免疫、外涂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修补屏障。两周到四周后,边缘那道扩散线不再加深扩大,才轮到308低调登场。
当病情进入“可照”阶段,我会把剂量压得比教科书推荐值还低三成,前三次只用100-150mJ/cm²起跳,如果皮肤只出现淡淡红斑而无水泡,每周递增5%~10%。多数病友看到第二天出点粉红就吓一跳,其实这恰是给色素细胞先打招呼,让他们知道“猛药”没来,只是轻柔遍野。
为了降低同形反应,还要做两件小事:①照射前不刮痧、不搓澡,避免细小破口光敏;②每次打完光,回家立刻冰敷5分钟,再薄薄抹一层医用保湿霜,把皮肤水分锁牢。
308再有本事,也只是“助攻”。我习惯把它和微针导入、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穿插进行:周一打完光,周三晚上用0.03%他克莫司软膏薄涂,周五再做一次微针,打通角质层“快递通道”。如此循环六周,88%的病友能看到毛囊口冒出小墨点,这就是黑素“岗哨”成功占领。
有些伙伴怕长期跑医院麻烦,问我能不能在家买小型308台灯。我的回答总是一样的:家用机的能量浮动大、辐照面积很难对准病灶,极易因为剂量失控反向助攻扩散。真想在家照,至少让专科护士把首月剂量参数写在小本上,再带着本子定期回来“备案”。
当旧斑颜色已接近正常肤色,仍要“守三个月”。这段时间,光疗次数从一周三次降到一周一次,外用改为隔天一次的0.1%他克莫司软膏,早晚搭配含神经酰胺的面霜。出门帽子、遮阳伞必须像手机一样随身携带,紫外线超过3级就减少户外停留,把好不容易招回来的黑素细胞当宝贝供着。
想了解更多个人化剂量方案,可点页面右侧小窗口,把您的照片和近期检查传上来,我们线上医生会给出具体建议,既不排队也少走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