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从皮肤科诊台走出来的医生,我每天都会被问到:“做皮肤CT会不会疼?到底能看出来啥?”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说透。皮肤CT其实就是把一台放大镜塞进皮肤里,靠一束低强度激光层层扫描,你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像千层蛋糕一样的横截面,不用动刀、不留疤,小孩都能接受。
正常皮肤上,黑素细胞像“黑芝麻”一样洒落在基底层,皮肤CT图像呈均匀灰影。一旦出现白癜风,黑素颗粒大量丢失,扫描到病区时会突然出现一块< strong>深黑色暗区 strong>,就像夜空突然缺了星星,边界在进展期往往呈< strong>锯齿或火焰状 strong>,提示炎症正在扩散;到了稳定期,暗区边缘变得平齐,和周围健康肤色形成明显落差。再放大一点,你会看到< strong>真表皮交界的环状结构断裂 strong>,黑素细胞踪迹全无,只留下空旷的“空房子”。
部分患者伴随< strong>毛囊口周围残存孤岛状色素 strong>,这些“小黑岛”便是复色的希望火种。如果你担心肉眼看不见的早期病变,皮肤CT还能捕捉到< strong>毛囊漏斗下方微小黑素减少 strong>,比伍德灯更早给出预警信号。
影像不只是“看见”,更重要的是“看懂”。当暗区域内有高反射亮点夹杂,那多半提示炎症还在活跃,外用免疫调节剂会被优先考虑;若暗区整齐且黑素细胞完全消失,就倾向于进入稳定期,植皮或自体黑素细胞种植会更合适。治疗过程中,每1-3个月拍一次皮肤CT,对比色素岛面积是否扩大、黑素细胞密度是否升高,能提前判断方案要不要调整。
一位十几岁的孩子复诊时,皮肤CT显示边缘出现新生< strong>树突状黑素细胞 strong>,我们立即在局部增加光疗频次,两个月后岛状色素连成一片,这就是影像带给我们的先机。若仅凭肉眼,可能得等到大片复色才发现。
检查全过程十分钟左右,先选可疑区域滴上透明耦合剂,再把镜头轻贴皮肤表面,孩子也能配合。扫描结束后十分钟出报告,现场就能把影像放大、缩小,与医生一同对着屏幕找色素岛,有点像探险游戏,不少患者说“第一次这么清楚看见自己的皮肤”。
最后啰嗦一句,皮肤CT不会给身体增加放射线,也没创伤,做完可以直接上班上学。如果看完报告还有疑问,点一下页面上的咨询小窗,输入“CT报告解读”,线上医生就能随时帮你看片子、给建议,比自己对着电脑胡乱查更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