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做完植皮手术的头三天,最担心的其实不是疼,而是“能不能早点洗个脸、冲个澡”。耐心点,医生都会叮嘱:植皮片要活下去,全靠那薄薄一层血痂当“创可贴”,一旦提前碰水,就像把刚糊好的水泥墙用水冲,容易起壳、移位。所以72小时内任何水、蒸汽、汗都别让伤口碰到,忍耐几天,换来皮肤长稳。
到了第四天,供皮区和受皮区表面会慢慢变干,看起来像干燥的“糖霜”。这时先把指尖洗干净,轻触边缘,感觉干干的、无渗液、无鼓包,才算初步安全。建议大家直接在浴室里对着镜子,让家属用手机打灯,一点点观察痂皮有没有翘起;若有一丁点湿乎乎的感觉,就再忍两天。老病号戏称它为“验干法”,简单有效。
第一次“试水”别一上来就冲水枪似的高压花洒,可以用小喷壶装37℃的温开水,斜着轻淋5分钟,再让水珠自然流下;随后用一次性纱布贴着皮肤“吸”而非“擦”,动作像哄孩子睡那样轻。洗完立刻把浴室暖风打开,保持通风干燥,别抹护肤品,给创面一点喘息。
如果出现三种情况,延长“防水期”:第一,早晨起床发现纱布底下有一块潮湿印,说明夜里还在渗;第二,平时不疼的植皮片突然一跳一跳刺痛,可能底下有小血肿;第三,边缘出现白色小脓点,不痛但看着油亮,这是轻度感染早期。遇到任意一种,用干净纱布重新加压包扎,减少走动,再问线上值班医生要不要调整。
怕身上发馊?可以试试“干洗”。把婴儿的玉米爽身粉拍在没伤口的地方,用软毛巾轻扫,粉尘会吸掉汗和油,一分钟搞定;腋窝、脖子多拍一点,既止痒又无刺激。等七天后洗澡,也不建议用沐浴球猛搓,手就是最好的“工具”,一点点打圈,像画心电图。
水温控制在35至37℃,比体温略低一点,血管不会一下子扩得太大,减少出血风险。洗完用纯棉T恤代替浴巾,一来轻柔,二来吸水快;两件替换,晒阳台紫外线消毒,经济又环保。
白斑若在额头或耳前,洗头最容易“殃及池鱼”。推荐躺式洗头:用高度到脖子的洗脸盆垫上毛巾,头微后仰,家人用杯子舀水冲洗,像理发店那样。水流小一点,沿着发际线边缘冲,避开创面。洗发水选低泡无硅油款,揉出泡沫再上头,减少在伤口上停留时间。洗完用电吹风弱温风远距离吹干头皮,把发尾提起来,别让湿发贴在植皮片上。
一般来说,面部植皮10天、四肢14天可拆线。线一拆不等于完全解放,皮肤虽然连在一起,却像两块布刚缝好,拉扯还是会裂。拆线当天别碰水;第2天开始可完整淋浴,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;第3至7天逐渐恢复正常,但仍避免泡澡、游泳、泡温泉。
掌握了上述节奏,基本就能在水与创面之间找到安全距离。若仍有疑惑,随时把照片发给我们线上团队,让本院医生帮你把关,别让一次小水花毁了辛苦换来的新生皮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