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一刻起,手指就像刚翻新的小麦田,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让“新土”扎根。植皮后的头三天最容易出现肿胀,建议把手指翘高,比心脏高出十公分左右,血液回流顺畅,肿胀就能少一点,疼痛感也会轻一些。每天用生理盐水冲一遍,再轻轻按干,保持创面微湿不干裂,比任何“特效药”都靠谱。
很多人问我,纱布揭开以后,白斑会不会又冒出来?其实移植过来的那片皮肤自带“记忆”,黑色素细胞数量是够的,就看咱们怎么帮它开工。拆线后第一天就可开始做窄谱UVB的“小剂量晒”,一次照二十秒左右,隔日一次,肤色会从边缘向中心慢慢聚拢,就像墨迹在水里晕开。注意别晒太久,发红脱皮反而拖慢进度。
回家以后,请把家里洗手液的香味型先收起来,改用无皂基弱酸配方,洗完手立刻拍上润肤乳,形成一层隐形雨衣,降低水分蒸发。厨房、阳台这些冷热交替的地方戴个纯棉手套,别直接接触洗洁精和冷风。两周内别握重物,防止新生的毛细血管被拉断。
术后第七天拍第一张照片当“底片”,之后每星期固定光源、固定角度再拍一次,对比是否出现以下特征:1.植皮区由粉红转至淡褐,2.边缘出现芝麻粒大小的黑点,3.黑点逐渐连成线,4.最终与周围色泽一致。如果黑点是跳跃式长出,不用慌,这是毛囊黑素单元率先启动的结果,恭喜你走在了正轨。
晚上痒醒时别用指甲挠,把指套翻过来用平整面按压止痒。也可把芦荟胶放冰箱冷藏五分钟,薄涂一层降温镇痒。若瘙痒伴随小水泡,立即停光疗并请线上医生评估,别让“湿疹”抢了复色的戏。
饮食上的口诀是“杂、淡、温”。杂就是颜色多点,让微量元素轮班上;淡就是少油少辣,不给血管添堵;温就是不吃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冰品,避免指尖血管猛然收缩。可以看这里都不像处方,但坚持一个月后你会发现指甲半月痕颜色都亮了一个度。
三个月后如果仍有硬币大小的“孤岛”未完成复色,可以微针联合自体黑素细胞悬液补点,创伤比第一次植皮小很多。到时只需在指腹打两毫升局麻,30分钟即可离场。别听邻居说一定要怎样做,最新的指南告诉我们,第二次干预必须至少隔三个月,给基底膜留有充裕的重建期。
有人担心白斑反复,其实植皮区如果有“家族性白癜风”背景,坚持用0.03%他克莫司软膏隔日封包1小时,就像给新生儿打预防针一样,能让免疫系统“少惹事”。使用方法可以在线上诊室视频复诊时由本院医生手把手示范,比自己摸索更稳。
最后提醒,别把网上的“速效偏方”当救命稻草。我们已经在指尖搭好“桥梁”,现在需要的是耐心,而不是折腾。每天照一张图,记录颜色脚步,你会发现原来皮肤的自愈力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。若某个周末突然心情低落,把这些照片串成定格动画,看着自己从“画布”走向“原画”,信心就回来了。有任何疑问,点右下角的小耳机,让本院医生陪你聊天,把担心的问号一个一个拉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