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早晨照镜子,突然发现胳膊上或者脸上冒出了一块比周围浅一点的斑块,第一反应就是吓一大跳,担心是不是传说中的白癜风。其实,皮肤突然出现颜色变浅的原因很多,像是单纯糠疹、花斑癣、炎症后色素减退等,都可能出现类似表现。想搞清楚这块白斑到底属不属于白癜风,单靠肉眼远远不够,需要医生根据不同检查层层过滤,最后才能给出负责任的说法。
在门诊里,很多患者把“颜色变浅”直接当成“肯定有白癜风”,结果带着恐慌来,带着轻松回;也有些患者把真正的白癜风当成汗斑,一拖就是好几个月,错过了稳定期。区别关键点在于边界的锐利度、皮肤纹理是否还在、表面有没有鳞屑,以及摩擦后会不会发红,这些问题普通人不好拿捏,所以专业筛查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第一步筛查一般用皮肤镜,类似于放大镜加偏振光,能够清楚看到色素岛、毛细血管形态以及边界变化,有经验的医生扫一眼就能锁定怀疑区域。如果皮肤镜下看到岛状残留黑色素,同时边界呈锯齿样,往往提示白癜风处于进展期,这时候就需要再往下验证。
紧接着进入伍德灯室,通俗说就是紫外线灯下照一照。正常皮肤在灯下会呈现淡蓝或均匀色,白癜风处则会显出亮蓝白或乳白色荧光,和旁边对比分明。皮肤镜+伍德灯双重对比,基本可以把80%的误认病例筛出去。
如果前两关都提示白癜风可能性大,医生会抽血查三项:甲状腺抗体、抗核抗体、酪氨酸酶抗体,用来排除自身免疫系统捣乱。同时,在伍德灯下最发亮的地方用环钻取针头大小的表皮颗粒,做免疫组化染色,查看黑素细胞数目及成熟度。这套组合的特异性能达到90%以上,很少误判。
检查前一周最好停用任何外用药膏,尤其是带激素或者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的,以免干扰伍德灯下的荧光判断。抽血则建议空腹,虽然饮食对结果影响有限,但空腹状态下其他项目也可一并完成,省得跑两趟。
有人会说“我拍个手机放大照片发给你行不行?”很抱歉,手机图片色差大,光照角度不同,看似均匀的白斑其实并不一定真的白。医生需要看到原图、原光、原皮,最好自己到现场,毕竟皮肤镜和伍德灯目前还没办法快递到家。
很多妈妈担心孩子受罪,实际上微量标本几乎不疼,只要零点几秒的小钻孔,连血都不出,完了贴个创可贴就能回家,晚上洗澡都不耽误。真正让人难受的是悬着一颗心,查清楚反而轻松。
假如白斑边缘模糊不清,表面还有细碎鳞屑,先做真菌荧光检查,花斑癣在灯下会显黄绿光,和白癜风的蓝白光完全不同;若怀疑白色糠疹,一般做个皮肤镜就足够,表皮有轻度萎缩鳞屑伴细微裂纹,黑素基本还在,无需抽血。
有人短时间内出现多发白斑,面积迅速扩大,往往伴随焦虑、失眠,这时候除了常规化验,医生会加做微量元素中的铜、锌水平,以及维生素D检测,看看体内有没有“后勤短缺”。结果出来后,把报告单通过线上诊室发回给本院医生,再商量下一步是继续观察、光疗,还是调整生活节奏。
拿到化验报告后,先别急着网上搜偏方,一来来源不清,二来极有可能把别人的治疗方案当成自己的。每块白斑的深浅、部位、年龄都不同,哪怕是同一个患者,左脸和右腿的方案都可能不一样。线上把报告丢给医生,听听解释再行动,省得走弯路。
生活里最容易忽略的是心理小波折,很多患者因为害怕旁人目光,戴手套、穿高领、抹厚粉,结果反而刺激皮肤。心态放松,晚上10点半前上床,早上晒10分钟轻柔阳光,对色素稳定有实打实的帮助,再配合科学的化验和随访,90%的患者都能在半年到一年间看到明显改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