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发现身上突然出现浅白或瓷白色斑片,紧张地去做伍德灯检查,结果报告上出现“白色斑片,无荧光”几个字,便在网上一查,看到有人说“没有荧光就不是”,另一批人又说“纯白无就是”,搞得心里七上八下,其实这并不矛盾,只是大家把一句话掐头去尾了,容易误会。
伍德灯是靠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皮肤,正常皮肤的角质层、黑素、血管、皮脂等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荧光,颜色从蓝白、黄绿到淡紫色都有,而白癜风区域因为黑素细胞减少或消失,荧光减弱甚至消失,看起来就显得“暗黑”,专业术语叫“对比反差明显”。但同期还有一些天生就缺黑素的疾病,比如无色素痣、贫血痣,也照样看不到荧光;还有之前长过湿疹、特应性皮炎,炎症平息后留下的色素减退斑,荧光同样很弱,于是出现了“纯白无荧光”却未必是白癜风的情况。
看到“纯白无荧光”后,我不会立刻给出结论,而是把灯挪开,重新在自然光下看斑片颜色、边界是否清晰、有没有鳞屑;接着问几个问题:这地方以前有没有长过皮炎、有没有晒过伤、家里有没有人得过白癜风、斑片是不是从针尖大小慢慢扩大的;再把皮肤镜放到患处看看毛囊口周围有没有残留色素岛,血管形态有没有异常;最后建议间隔2-4周复诊一次,拍同一位置的对比照,观察颜色有没有进一步变白,或者边缘有没有往外扩,只有综合这几种办法,才能把“像”与“不是”区分开。
有的朋友担心拖延会导致白斑扩散,其实心理可以理解,但半个月的随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;相反,如果只是把无荧光就当成白癜风,立马用高强光疗,结果把无色素痣打得更白,就得不偿失了。白癜风真正的特点是“动态变化”,一到夏天颜色加深,冬天又淡一些,边缘呈“地图状”爬行,这些都是我平时跟患者反复强调的“鉴别小技巧”。
在家也能做个小试探,第一招摩擦法:用干净棉签在白斑和周围正常皮肤上来回摩擦十几下,如果白斑显得更白而周围正常皮肤变红,提示这里血管反应还在,要怀疑白癜风;如果同时都变红,可能只是炎症后色素减退;第二招日光暴露:在上午晒10分钟太阳,两周后观察颜色,白癜风边界更清晰,可能还会冒出新小点,而无色素痣几乎不变;第三招玻片压诊:用一个透明玻璃杯轻轻压在白斑上,看颜色有没有变回来,贫血痣一压就消退、一松又出现,白癜风一般压不下去。
如果这三招拿不准,别急着在网上搜偏方,直接把手机拍的照片发给我们线上窗口,填写一下病程、既往治疗、位置大小,医生会在线帮你对照图像特征和问诊信息给出第一轮建议,后续需要时再约时间到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面诊也不迟。这样既减少跑医院的次数,又不会因为排队耽误工作。很多人会问光疗、外用药顺序如何定,这个问题非常个体化,和年龄、部位、白斑面积都有关系,线上医生会把逻辑讲清楚,再根据你的生活习惯量身定制方案。
最后再提醒一句,伍德灯是一项伟大的工具,但不是魔法棒,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条“线索”,真正的答案藏在整个故事的细节里,所以看到“纯白无荧光”先别慌,先回忆一下斑片出现的时间、诱因以及变化,记得用日程本做一个简单记录,下次复查时带着记录一起给医生看,你就能少走很多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