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十几年的门诊里,总有朋友一脸紧张地问我:“把皮肤切一块补到白斑上,会不会疼得死去活来?”其实,当大家把想象落到细节,恐惧就会立刻打折。我先把手术拆成三步,给你讲个明白:第一步打麻醉,咱们用的是肿胀局麻加一点镇静,你昏昏欲睡,像打盹,局部会胀胀的,却并不疼;第二步取皮和植皮,仪器精切薄皮,创口浅,术中美学设计早已画好线,不疼只是感觉有拉拽;第三步包扎,像穿了一件贴身“软盔甲”,麻醉药性在六小时内慢慢退去,你会感到像运动后的酸胀痛,完全在可喘气忍的级别。
第一天下午麻药过去了,胀胀的感觉最突出,上床翻身或者下地时有人形容“像撞到桌角的疼”,吃点常用止痛片就能压下去。第二天肿痛感降到三四分,下地溜达不碍事,大多数人忍不住在走廊走来走去。护士来换最里层敷料时,会用生理盐水慢慢浸透,纱布轻轻掀起根本不撕皮,真正把疼点降到零。很多人以为拆线最痛,其实只要十天左右表皮长得差不多,缝线像头发丝一样抽出,还没蚂蚁咬一口明显。
有人在担心:“我是不是得躺床上半个月?”我拍胸口告诉你,第三天换药后就可以回家,除了避免剧烈跑跳,买菜做饭照样来。真正要当心的反倒是情绪,睡得不踏实时疼痛被放大。睡前听点轻音乐、深呼吸,把胡思乱想的音量调低,身体恢复速度立刻翻倍。
临床经验告诉你,真正影响体验的是皮肤供区。通常取大腿或腹部后侧薄皮,愈合后只留下一条淡淡的细线,几个月后远看就像色差。色素沉着重的小伙伴,早期会发黑,半年左右逐渐变淡。有人担心会不会整条腿像日晒斑,其实只在邮票大小范围,穿短裤毫不显眼。
聊聊心理这道坎:很多年轻患者本来胆子大,一听“手术”就腿软。我的秘诀是让他们进手术室前摸一下仪器,聊聊天,把未知变成认识。曾经有位十八岁的小姑娘进手术室前紧张得掉眼泪,我带她看取皮鼓风盒上的小灯,告诉她只是“智能盖章”,她破涕为笑,术后说果然没想象中恐怖。
总结一下疼痛刻度:术中0分,术后前12小时3—4分,24小时内降到2分,72小时后多数人只有1分。疼痛评分里最难受的是心里预设的10分恐惧。换个角度想,把植皮当成一次“人为晒伤”,疼感跟我们平时护肤做激光差不多,只要信任流程,按期复诊,结果通常比想象温柔。
如果你还在犹豫,可以先在线上发张照片给石家庄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的大夫看,让专业判断适不适合做植皮。片子看多了,你心里那根弦自然松,再走进手术室时,迈出那一步就不再沉重。